人物
时段
朝代

淨土宗部類
中觀部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法華部類
终时。一
念顿生。如此用心。精持戒行。永断恶念烦恼。以此净
心。观念相继。净土真因。无外此者。

唐宜之
曰。窃见迩年禅律讲之期。所在宣扬。唯净
土观门。废阁不讲。夫世间口里诵佛之人不少。而生
净土不多者。 (第 0397b 页)
中礼佛或坐瞩金容光辉四映或面睹弥陀身满虚
空或静见伴侣同临德水昔人所谓守此一观庶阶
其峰不可不知也 (唐宜之)


** 一心三观念佛三昧法门

智者大师云诸佛教理既明非观行无以复性乃依
一心三谛之理示三止三观 (第 0055a 页)

唐宜之
云余幼时父母望我成名梦笔墨稍长怀利
济民物心梦事业今老矣无梦可做乃耑心念佛一
意西驰梦去随处见佛到处 (第 0076b 页)
声大哭曰众生以苦为乐如
是钱恳示修行之要师云一心念阿弥陀佛复云我
行后汝有所疑可问觉浪此明眼人也或问 唐宜之
曰师为何许人答曰法界是阿弥陀佛身师专提此
觉世当是佛菩萨应身示现其神通妙用特见性之
馀事耳特拈觉公使 (第 0091a 页)
莲漏清音(莲侣)
* 净土自信录(王阗)
* 禅念弥陀道场忏法(王子成)
* 莲华世界书 (唐宜之)
净土法语(无尽)
* 梦游集(德清)
* 净信堂集(智旭)
* 净土生无生论( (第 0483a 页)
此结责迷情也。如上所谈至人身心如此之妙。而
惑者不知。以生灭见闻之境。求随应之迹。而拟议
法身。其犹 执规
矩方圆而拟度太虚。将欲以智与
形可以劳患圣人。即以生死舍有入无名为涅槃。
如此之小见。岂是超视听之表 (第 0359b 页)
定无也。秉执规矩以拟大
方。贾逵注国语云。秉执也。规圆矩方也。大方
谓大乘也。老子云。大方无隅。何得 执规
矩以
拟议耶。欲以智劳至人下。谓有智为劳有形为
患也。舍有入无因以名之。舍有为入无为。名 (第 0195c 页)
起。老妪以手址其两足。觉直
而不拳。晨起瘫病遂愈。居然一昂藏之僧矣。取号曰
半崖。遂有供养之者。(出 唐宜之
巳求书)

** 明洪武间吉安庐陵县龙子翚同室萧氏

笃于伉俪。
求子甚艰。巳卯十月。其妹淑柔。得白 …… (第 0105b 页)
。汝前世
杀我二十六刀。致我今世报汝。我今杀汝。汝来世不
又报我乎。乃以刀背斫程二十六下而宥之。 唐宜之
曰。纪此事有三意。一者。见菩萨大悲。能回定业。二者。
见宿业既熟。难脱如是。从今以往。慎勿再造将来之 …… (第 0106a 页)
不湿。僧即失所在。入门母出。刘尚
如醉如梦。母以茶汤饮之乃醒。为母备述其事。方知
观音救拔之力。 唐宜之
曰。庚寅三月十五日。刘约丁
僧过予。而是日放生。有长者在予寓。丁僧辞之。予至
今觖觖。呜呼。观世音菩 …… (第 0106c 页)
妇之号泣动天。岂能遘此千
百年仅见之事乎。余窃又有说。若佛赐变形。非亲族
群聚时。其又谁能信之。(出 唐宜之
巳求书)

观世音持验纪下(终)

* No. 1542-1
观世音大悲心陀罗尼
大唐三藏 不空  (第 0107a 页)
三楹闭关。不与家事。门
上题譬如我巳死了六字。每日功课。午前讽法华经
一卷。午后念佛千声。庚申四月。 唐宜之
同其门人陈 (第 0381c 页)
乘,不须习学,则决堕三涂,为
魔眷属,自受其苦,无人能代。终亦必皆成佛,我不敢
轻之矣。

** 荅 唐宜之
问书义(有引)

智及之,即大学格物致知,中庸择乎中庸得一善
也。仁守之,即大学诚意正心,中庸拳拳服 (第 0317b 页)
案二则,以助信力,万勿更踌蹰也。但观察现前
一念缘起无生,罪源自涸。此事甚不难,人看得难耳。

(复 唐宜之)
妙宗钞一书,不可动一字。盖大小弥陀经,普被
三根,注须通浅深。此经专被韦提希等圆顿大根,令
现悟无生 …… (第 0341b 页)
中,则不免为逆子。知我罪我,听之而已。

(与 唐宜之)
读修行会义序,知有卓见。但曰修行须修般若,
般若以实相为体,观照为宗,无住生心为因,究竟种
智为果。 …… (第 0342b 页)
向谬述破空论,破今人之得
空故也。若无所得,则不得有,亦不得空,亦不得无所
得,何所可破哉。

(荅 唐宜之
二书)问意,请直言之。紫柏之问,为要问,切问,妙问,
坐断咽喉问,立断命根问。向彼问处著眼,十个有五 (第 0342c 页)
大师示不肯直
下便见一语乃知往往皆是自不肯承当耳师曰承
当个事亦不容易前者与李太宰谈及彼令即当时
唐宜之
与言八识不肯信及临终曰惜不能修书
(第 0645a 页)
唐宜之
言我今知有八识也予曰学贵乎自信此
正是知之为知之也若今人闻禅便谓知禅闻道便
谓知道此辈终身自障不得真 (第 0645a 页)
三生哑钞巳灰飞千古香君有金刚能痛拔其谁病更在膏盲」
#+END_VERSE


** 清明日偕陈旻昭 唐宜之
韩圣秋杨玄草诸公
应佛国玉公怀白请作此赠之

#+BEGIN_VERSE
「 相见未扬眉笙歌特地吹清 (第 0693b 页)
之印犹规矩也。诲之以规
矩。则巧从之而出也。安能舍规矩而诲之以巧乎。虽
不能舍规矩。诲之以巧。又安能 执规
矩。诲之以必巧
乎。从上如佛以一音演说法闻者随类各得解。是佛
以一音之法印。如印空印水印泥。自成其所 …… (第 0713a 页)
说释迦牟尼佛
经。以互相酬唱不亦更显发乎。西公大笑曰。此即梦
笔和上本愿经也。相与抚掌作一法喜。今唐 宜之

士。一见悲华经。即劝请流通耿二忆居士。即捐资重
刻。固知宝藏如来。与宝海梵志。一枝悲华。照十方刹 …… (第 0715c 页)
所加被。而分
身扬化。与予互为證明乎。二居士既深信此经。肯自
摈弃其心。而不于生死海中作度人舟乎。顾 宜之

士。犹有出入生死海中未易游行之惧。予曰二乘人
以生死菩提为二。以涉生死为破戒。大士以生死菩
提为 (第 0715c 页)
尘中复各有五。应须善知
相生相剋主对之相。初五色者。如白虎通博
物志云。东方木。其帝太皞。其佐句芒。 执规
而治春。其星太岁。其兽青龙。其音角。其日 (第 0398c 页)